在贵州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为了实现文科振兴,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侯惠勤教授和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萧玲教授来我校讲学。两位教授在贵州大学讲学期间,参加了马列部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座谈会,并分别面向全校师生作了主题学术报告。
2010年11月8日上午10:00-12:00,侯惠勤教授和萧玲教授在马列部会议室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座谈会。两位教授与马列部党政领导及师生代表亲切座谈,详细了解了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就马列部的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其中,他们介绍了南京大学等知名院校在建设一级学科、申请博士点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希望我们坚定信心,内外兼修,立足于贵州大学自身优势,力争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侯教授还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给马列部师生提了四点建议,他希望大家“忠于职守,拓展本领,把握话语,争创一流”。这也是侯教授对自己的学习研究经验的总结,为我们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方法。
11月8日下午14:30-17:30,在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明仁教授的主持下,侯惠勤教授在贵州大学行政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关于核心价值观上的渗透与反渗透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还没开始,整个学术报告厅就已座无虚席,许多同学或站在走廊里或蹲坐在地上,非常认真地聆听侯教授的报告。侯教授在报告的第一部分讲述了为什么当前意识形态斗争聚焦在核心价值观上,就我国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新动向向大家做了详细讲解,并通过引证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例来帮助大家认清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他指出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的道德观念,而是国家制度的灵魂。侯教授在报告的第二部分讲述了为什么核心价值观的冲突聚焦在普世价值的争论上,他向大家介绍了起源于“5·12”地震的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进行分析评论,揭露了鼓吹普世价值者的真实本质。侯教授在第三部分向大家介绍了普世价值牵涉的几个理论问题,重点讲述了如何认识人性的问题,有理有据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阶级性观点,并主张把讲阶级性和人性历史地逻辑地结合起来,认为共产主义不仅使人性得到彻底解放,而且使之得到升华。侯教授讲到了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为什么不是人类的终极价值,这就使同学们认识到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并不是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谓“普世价值”,而是妄图颠覆社会主义的政治宣传。侯教授还联系现实讲述了普世价值为何不能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指出普世价值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要不要用普世价值指导改革开放,这就一针见血地戳破了鼓吹普世价值者的险恶目的。同时,侯教授还提出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五个方面:劳动至上、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谐进步。侯教授认为核心价值观冲突的要害是理想信念问题,并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分析了如何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尤其强调在信仰和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一元化,绝不能把生活中的价值多元化移植到信仰领域。最后,同学们纷纷争着向侯教授求教相关问题,气氛非常热烈。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赵明仁教授在总结是说,侯教授的报告逻辑思路清晰,旁征博引,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厘清了思想理论上的深层问题,既使大家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又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对贵州大学广大师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育也将起到推动作用。
11月9日上午9:00-11:30,在马列部主任罗玉达教授的主持下,萧玲教授在模拟法庭作了题为《科学是万能的吗?——兼谈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场座无虚席,许多同学站在走廊两侧,并不断地有同学挤进会场非常认真地聆听萧教授的报告。萧教授的报告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科学是一种文化,她从中西方对“文化”的定义方面来论述科学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并分析了科学的内涵,认为科学是对物质的实证研究,是实现对物的控制的生产力,同时,科学还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科学原来包含于哲学之中,称为自然哲学。这些有理有据的分析顿时激起了大家对报告的浓厚兴趣。萧教授在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是两种文化的结合。她通过介绍【英】查理斯诺的“第三种文化”、【美】萨顿的“新人文主义”、【比】普里高津的“新自然主义”等著名思想,倡导科学家和人文学家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从对方吸取对自己有益的营养。她还结合自己从学化学转向科技哲学的学习研究经历,说明科学和人文的结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萧教授报告的第三部分是科学文化的结构,她讲解了科学文化的科学知识体系、科学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精神,并且介绍了东西方传统科学的差异。尤其强调了科学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认为人们从事某方面工作用到的往往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她告诫大家大学重要的不是专业,而是能否在这个环境中培养起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贯穿于人们的行为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关键作用。最后,萧教授强调:科学并非万能。她指出所有科学都是相对真理,有其暂时性、有限性和相对性的特点,而文化则具有永恒性、无限性、超越现实性的特点,所以,要真正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就应该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积极思考,踊跃地向萧教授提问,还有许多同学因时间不足没有机会向肖教授求教而倍感遗憾。马列部主任罗玉达教授在总结时说,萧教授的报告理据兼备,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我们能更好的理解科学与人文、文科与理科的内在联系,也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科学和人文的真正价值所在。同时,萧教授在近三个小时的报告中一直坚持站着演讲,这使大家对她越发感到敬佩和爱戴。
侯惠勤教授和萧玲教授的讲学,使我们获得了一次感受大师思想、接触学科前沿的机会。通过听取两位教授的报告,我们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更明确了,信念更坚定了,信心更足了,我们的视野也更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