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族风情、厚重的红色文化…近年来,随着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黔中大地日益成为中外游客的理想目的地,那些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独具魅力的旅游资源,不断创造着可喜的效益。贵州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场推进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倾力打造“旅游大省”的战役在全省打响。贵州大学心系地方发展,勇担社会责任,义不容辞地投入到这项富民兴黔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学科,人才、智力等优势,走政学研、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通过为地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为社会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为旅游商品开发献计献策等方式,全方位助力贵州“旅游大省”建设。
参与规划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规划先行。,近年来,贵州大学通过帮助、参与旅游项目的规划,为地方旅游业科学、规范、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贵大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受地方政府委托,先后编制了《惠水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晴隆县旅游发展规划》、《24道拐旅游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金沙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大方中国航空历史文化旅游区规划》等规划和《贵阳市旅游景区标识系统整理和翻译》;贵大区域文化与发展中心参与紫云自治县旅游发展规划等的设计。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制组深入乡镇实地考察,与相关部门领导交流意见,并组织各方人员进行资源评价和产品设计验证等,使规划具有确针对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今年,贵州大学又参与到贵州省旅游“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中,与3900万贵州人民一起,共谋贵州旅游业新发展。
培养人才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
2009年,一项鼓励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民生工程——“万户小老板工程”在贵州启动,这项工程的实施对贵州稳定就业局势、缓解就业压力、扩大就业容量、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大学积极参与,提出了“万户小老板辅导计划”,通过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小老板创业,同时也为毕业生创造就业岗位,为学科寻求发展平台,为贵州特色产业振兴出力。作为《创业带动就业暨“万户小老板工程”辅导计划合作框架协议》的协议执行人,学校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通过编写《小老板手册》、《辅导员手册》等实用教材,培训辅导员,组织专题培训,帮扶建立旅游商品示范村、旅游商品博物馆等形式,为创业的“小老板”给予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辅导和智力支持。
近几年,贵州大学加大培训地方旅游人才力度,为铜仁、安顺、乌当、雷山、惠水、花溪等地培训近4000人次。2009年,贵州大学承办了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司发高级研修班,来目全省各地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和旅游商品开发企业的管理者参加了研修。这次研修班是贵州省旅游商品行业高层培训的第一次,对于展示贵州省民族文化特点,提升旅游商品层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成为贵州大学搭建开放的学术平台,建立高校与政府、企业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又一举措。
完善法规保障旅游业有序发展
目前,贵州省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发展突飞猛进,但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法制不健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法制不健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自2000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贵州省旅游业管理条例》。已越来越不能适应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新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贵州省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从贵州省情出发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今年8月,省政府法制办、省旅游局委托贵州大学起草《贵州省旅游条例(草案)》,这是贵州省继《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草案)》之后,第二次委托社会力量起草地方性法规草案文本,是贵州省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进一步尝试。此次受委托起草《贵州省旅游条例(草案)》,是贵州大学继续受委托起草《贵州省物业管理条例(草案)》之后,又一次受政府委托担此重任。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组织专家奔赴各地调研,广泛听取各地旅游局、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负责人以及导游等的意见和建议,以使《条例(草案)》更加切合实际,真正成为贵州“旅游大省”建设的有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