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贵大首页
  • 网站首页
  • 学院概况
  • 要闻报道
  • 本科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科学研究
  • 学科建设
  • 党群工作
  • 合作交流
  • 精品课程

陈琳

发布时间: 2022-09-08     浏览次数: 8569

研究生导师情况简表


姓名

陈琳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80年12月

学科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毕业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

学    位

博士

职称

副教授

现任职务

教研室主任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alicia-lin@163.com

招生专业

方向一

思想政治教育

方向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研究领域与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科研课题(近五年以来主要承担的科研项目,注明项目研究起止时间)

1.主持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主导-主体’互动机理与模式研究”(2022.11-)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共同体构建研究”(2022.8-)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隐性离婚’问题及其社会风险的应对机制构建研究”(2016.6-2019.10)

(4)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观念引领下‘大思政课’建设路径创新研究”(2023.8-)

(5)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2024.1-)

(6)贵州省级“金课”形势与政策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负责人(2023.12-)

(7)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研究”(2018.5-2019.10)

(8)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感劳动研究”(2020.5-2022.7)

(9)贵州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与路径研究”(2022.11-)

(10)贵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互联网+教学’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生师互动行为优化研究”(2020.9-2023.7)

(11)贵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下高校思政课‘教∙赛∙学’融通机理与协同创新研究”(2023.9-)

(12)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大学教学中生师互动的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 (2020.9-2022.9)

2.主要参与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青年婚姻观嬗变及对婚姻行为的影响研究”(2023.9-),核心参与人。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婚姻价值变迁视角下的转型期农村离婚问题研究”(2014.8-2020.12),核心参与人。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土司家谱收集整理与研究” (2018.8-),核心参与人。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临时夫妻问题及其社会风险应对机制构建研究”(2015.8-2019.1),核心参与人。

(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业增值评价研究”(2021.8-),核心参与人。

(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西南农村‘返乡年轻妇女’的生活方式转换及其家庭地位研究”(2014.8-2019.10),核心参与人。

(7)民政部“婚姻家庭建设”理论研究项目“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隐性离婚’问题及治理机制研究”(2018.10-2019.3),核心参与人。

(8)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大数据技术在贵州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和发展研究”(2020.11-),核心参与人。

    (9)中国青年研究会研究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农村青年‘返乡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研究”(2022.01-2023.1),核心参与人。

学术论著(近五年以来发表的论文、专著,注明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发表时间、期卷页码)

1.学术专著

《大学教学中的生师互动:基于学习范式的研究》(372千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3月,独著。

2.学术论文

(1)《智能技术赋能教师情感劳动:图景重绘与风险应对——兼谈情感教学的生成机理》,学术探索,2022(09):151-156.(CSSCI扩展),独著。

(2)《打工潮背景下农村80后返乡妇女家庭地位崛起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6(12):21-26+32. (CSSCI来源,中文核心),第一作者。

(3)《市场化冲击、地方性规范式微与农村婚姻生活》,社会科学论坛,2016(08):241-247.(CSSCI扩展),独著。

(4)《国外生师互动不足的归责——基于两种学生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当代教育科学,2018(08):30-33+38.(中文核心),独著。

(5)《我国高校学生组织参与学生事务管理:问题及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11-13. (CSSCI扩展,中文核心),独著。

(6)《元宇宙思政课教学系统:理论框架与实践展望》,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04):121-127. (中文核心),独著。

(7)《思政课“以情优教”的可能与实现》,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3):138-145.(SCD),独著。

(8)《以“通情”促“达理”:教师情感劳动的属性与机制——源自情感社会学的本土化阐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3):37-42+84. (SCD),独著。

(9)《情感互动如何促进思政课情感教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2(02):70-75,独著。

(10)《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的三重转向与愿景构想》,重庆开放大学学报,2022(02):47-53,独著。

(11)《思政课“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的理论意涵、逻辑关系与推进路径》,文化软实力,2022(02):50-72,第一作者。

(12)《以学生获得感提升为核心的高校思政课:理论释义与整体建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4):22-26,独著。

(13)《式微与复归:情感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教学情感》,教师发展研究,2022(02):86-92,独著。

(14)《基于教师情感能量的有效教学探颐——情感动力机制视角》,黑河学刊,2022(01):61-66,独著。

    (15)《新冠肺炎疫情或催生新的大学教学形态及教学组织》,高等理科教育,2020(03):21-22,独著。

学术兼职及荣誉称号:

  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员

  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研究员

  贵州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专家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

  贵州大学MPA导师

获奖情况(近五年)

1.科研获奖

(1)研究报告“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隐性离婚’问题及治理机制研究”获得国家民政部二等奖(2020);

(2)专著“大学教学中的生师互动:基于学习范式的研究”获得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3);

(3)研究报告“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病’问题及其治理研究”获得贵州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3)。

2.教学获奖

(1)贵州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020年);

(2)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届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021年);

(3)贵州省第二届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三等奖(2021年);

(4)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2022年);

(5)“同台切磋展风采﹒戮力同心促提升”贵州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展示活动三等奖(2022年);

    (6)独立指导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优秀奖(2023)。



版权所有: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中国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北校区)逸夫楼东六楼    电话:0851-88292157
邮编:550025    邮箱:10882969@qq.com        [网站管理]